当前位置:
发布时间:2025-04-05 16:29:19
由此推测,一般均衡(或博弈均衡)的存在性,与无交易状态有着某种深刻的联系。
如果我梳理的更加清楚,下面我们说一下我们当下将近40年的经济崛起和金融资源跨时配置是什么关系。所以我们老说金融经济重要的是重农抑商,这不是主要的问题,更重要的是我们是重税轻债,这是主要的。
你如果没有关系,前面我讲的就自相矛盾了。在经济发展过程当中有哪些项目呢,这位学者概括为短期有效项目和长期有效项目,典型的商业银行应该是和短期有效项目相匹配。最后,作者呼吁,中国的经济学者应更多地关注中国本土的经济现象和发展逻辑,建立与我国经济总量相匹配的制度自信和理论自信。项目的性质决定了银行体系的选择,为什么一般的商业银行在中国的渐进改革过程当中不适用,那是因为在经济起飞过程当中我们所有面临的项目不一样的。中国在晚清时期的时候耽搁了太多的机遇,因为我们没有认识到金融资源跨时配置的机遇,这就是重大的课题。
但是没有提到金融分岔,实际上金融分岔是经济分岔的重大前提。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、商学院、经济学院、汉青经济与金融高级研究院、重阳金融研究院、金融与证券研究所、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联合举办。不能否认中国经济中目前的确有需求回升的因素,但PPI与企业利润的强劲上升,不是经济需求回升程度的真实反映,而是对工业盈利的再分配。
所以,管住基础货币却放开了派生货币,仍然是刺激资产泡沫兴起的重要条件。正是因为这个原因,07危机爆发后新全球化下半场的基本特征就是,全球范围内的产能增长仍在继续,但是发达国家的需求却随危机的爆发而消失了。若在新危机中利率水平上扬,这种发债后回购的动力就会消失,结果是一方面打击债市,一方面又打击股市。但是央行的法定利率为负,却是信用货币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事情,这种也是完全违背经济学基本理论的事情,在危机前与危机中似乎并没有在学界与政界广泛讨论过,却在2016年被欧洲央行与日本央行几乎在同一时间所采取,美联储虽然没有采取负利率政策,并且开始了货币紧缩过程,可是联储的几位重要人物,却在讨论如果下次爆发新危机,是否应采取负利率。
我们现在要讨论的,是在经济持续低增长过程中,还会爆发新的经济与金融危机。但是在07危机后,由于实体经济始终萎靡,已经不是引起股市与债市波动的原因,而股市与债市的波动,都共同取决于央行的货币供给,所以就出现了股市与债市同向波动的格局。
在新全球化过程中,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产业资本外移,贸易逆差随着越拉越大,在冷战结束前的1990年,美国的商品贸易逆差是1200亿美元,但是07危机爆发前,已经猛增到9200亿美元。美日欧央行的QE资金,多一半是用于直接购买本国国债和企业债。第二是强力货币供给与通缩长期并存。这就意味着,如果再度爆发美国金融危机,美国已经没有工具或机制来保证全球资本向美国的单向流动,也就意味美国没有能力平衡巨额贸易逆差了。
所以,美日欧的制造企业才会进一步垮塌,工业制造品进口比重才会明显上升。至于中国,虽然距离完成工业化还有相当长的时日,但国内储蓄过剩,经济长期依赖出口,在07危机爆发后世界贸易显著萎缩,导致国内产品无出路,实体经济失去盈利空间,才迫使产业资本脱实向虚。从虚拟经济的总值增长看,股市加地产总值约从1985年的5万亿美元增加到危机爆发时的15万亿美元,增加了约3倍,最高峰时虚拟经济总值也就是GDP的5倍左右。此外,英国脱欧与特朗普上台后美国退出TPP,也被认为是新全球化终结的标志。
从实际情况看,美国的存款准本金率是10%,所对应的货币乘数极限值是9,而从新千年之始到危机爆发前,美国的货币M3的乘数始终是在8~8·3之间变化。那么是什么引起了中国金融体系的迅速扩张呢?美国在07危机前是资产证券化及其衍生资产泡沫的发展,但是在今天的中国,直到去年末资产证券化的总值也只有3万亿元,其中银行贷款证券化总值还不足5千万元,不足银行贷款总余额的1%,与美国平均40%的贷款证券化率相距甚远。
CDS的雏形最早出现于1994年,其功能是给某项金融投资的违约风险购买一个保险,到1999年全部市值也才9千亿美元,但是到07危机爆发前猛增到62万亿美元。因此,如果说在冷战结束前传统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,资产的创造者是实体企业而不是金融企业,金融企业所创造的金融衍生品,其来源都是实物,则在冷战后到07危机爆发前,在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虚拟资本主义时代后,发达国家的金融企业就成了金融资产主体的原始创造者,这是衍生资产泡沫与实体资产泡沫的本质不同,也是美国07危机形态会明显有别于日本90危机的根本原因。
实体资产泡沫是典型的零和游戏,即赢则所盈为输者所亏,所以是财富的再分配。提要: ●各种资产泡沫的产生背景都是生产过剩,日本90危机、美国07危机与中国目前的资产泡沫,都没有例外。但是自上世纪90年代后期到07危机爆发前得以疯狂发展的金融衍生品,都不是这些以实物资产为初始资产的金融衍生产品,而是挣脱了实物枷锁,在其中越来越看不到实物商品或资产影子的那些金融衍生品。以前当通胀严重的时候,通胀率高于名义利率就会出现实际利率为负,或者是在危机来临时避险资金抬高了债券价格使收益率为负,都是有的。如果说07危机后美国实体与虚拟经济的关系,是实体通缩与虚拟通胀,那么在新危机爆发后就会进入虚拟严重通缩与实体严重通胀的过程。在总结日本90危机教训的时候,因其资产负债表式危机的特征,人们曾一度认为在危机后央行的救助不及时和持续的货币紧缩政策,是导致日本经济在危机后长期陷入萧条的原因,所以在07危机后,美联储所采取的措施是与日本央行当年的做法完全相反的。
还有一句需要说的话是,衍生资产泡沫与货币资产泡沫,都是无中生有的金融资产泡沫,都是产生于世界资本主义进入到虚拟资本主义阶段后,其共同的背景是实物生产相对于国内需求的不足,而日本在90泡沫破灭后相当长的时间内,都是贸易顺差国家,所以衍生资产泡沫就不会产生于日本,而是产生于美国。也有人说是汇率因素导致资产泡沫的发生,因为在日本90危机与美国07危机前,都有日元与美元明显升值的过程,是日元与美元升值推高了日元与美元资产的价格,并吸引国际资本流入本国金融市场,进一步推升了资产泡沫水平。
这是因为,货币泡沫危机的特点是央行的行为排除了市场机制,而资本市场中过去的一个重要机制就是股市随经济波动,而债市是股市的避险机制,即如果股市随经济下行,股市资金就会向债市流动,反之又会回流。国际外汇交易的主体是汇率与利率交易,这本是服务于由国际贸易和跨国投资所产生的外汇需求,但是到今天年交易额已高达2400万亿美元,是年国际贸易额的100倍,换句话说,就是由实物生产和流通所引起的外汇交易需求,只占全球外汇交易额的1%,其它99%都与实物生产流通无关,就是以利率和汇率的波动结果,进行货币资本的赌博。
紧跟着实施负利率的日本央行,其动机也与欧央一致,是因为QE出去的资金又被银行体系返回央行账户而不入市场。比如日本90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,虽然是日本央行的加息行动,但是在1988年以后,日本六大都市的地价涨幅就已经开始显露颓势,所以泡沫难以持续被吹大的主要原因,还是流入资本市场资金开始减少,肯以更高价格接受股票和地产的人少了。
还需要关注实体资产泡沫破灭的特征。然而利率的底线不是上限,当危机再度爆发,因债市暴跌引起利率水平反转并显著上升,就是虚拟决定实体这个时代特征的再次表现,因为在金融市场中所运行资金,要远比实体经济中的资金规模大得多。我没有查到日本当时银行总资产的数据,但从占银行资产主体的广义货币看,日本在1985~1990年的六年中是增长了68%。再说日本,在1985~1990年间的资产泡沫兴起过程中,日本对货币与资本市场的管制是很严格的,资本与货币都不能自由进出,国外投资人在日本股市中所占的份额很小,在地产投资中更是凤毛麟角,直到危机爆发8年后的1998年,桥本内阁实施的日本金融大爆炸,才实现了日元自由兑换。
由于实体资产泡沫的原始资产都是实体商品或资本,因此在整个泡沫兴起过程中,金融资产的供给是相对稳定的,但是,由于对资产的需求是来自实体经济外移的货币资本,包括企业累积的盈利和以资产抵押获得的贷款,这些资本都不是无限供给的,而是随着外流的时间持续不断减少,所以实体资产泡沫的崩溃,更是由于资金供给方面的原因。我对特朗普的减税政策是不看好的,因为中美之间的要素价格差距是以数倍计的,而减税不过是在百分之几十的范围内变动,对中美之间的要素价格差产生不了决定性影响,所以特朗普的再工业化与奥巴马一样,也只能是说说而已。
比如,日本在1985~1990年的危机酝酿期间,日经指数从不到1万点猛涨到近4万点,地产价格总水平也翻了一番。我在本文的第一部分就指出,产业资本出来的原因,就是它回不去的原因。
但是在美国07危机爆发前,美元虽然升值,可欧元却一直在贬值,为什么欧洲也会随美国同步爆发危机呢?2015~2016年是中国资产泡沫兴起最显著的两年,可正是在这两年,人民币对美元贬值了8·1%。还有利率问题,低利率也会刺激资产泡沫发生,可是,1985~1990年间的日本与2015~2016年间的中国,利率的下降都只有一个百分点,美国在新千年初到07危机前利率下降的幅度大一些,有3个百分点,但是利率下降1~3个百分点的变动在美日和中国经济中是常见的,为什么以前不出泡沫?另外低利率同样有利于实体经济,为什么在90日本危机与07美国危机和2014年后的中国经济中,降息只催生了资产泡沫而未见实体经济回升? 共性是本质,个性是变化。
还应该指出,虽然2014年以来随着外汇储备的下降,由外汇占款所产生的央行基础货币投放压力消失,货币投放速度开始下降,但是由于央行对各种金融创新的鼓励,在我国金融体系出现了大量前所未有的新货币派生渠道,是促使货币乘数在央行基础货币供应收缩的背景下强劲上升的原因。下面我们拿新全球化逻辑,看看是否可以很好的解释07危机后出现的新现象、新问题。显然,美国的资产泡沫不同于日本90泡沫之处,就在于它是衍生金融品泡沫,因此07危机的爆发形态与90危机也很不相同,不是从地产和股市的崩溃开始的,而是从雷曼和AIG这些大量持有衍生金融产品的金融界巨头,发生了严重亏损与倒闭开始的。那么是发达国家的技术不先进吗?也不是,直到目前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,仍然与发达国家有着明显的技术差距。
第三,区分不同类型的资产泡沫,是为了治理泡沫时能有理、有据、有节。由于中国等一大批发展中国家,携带丰裕而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等生产要素加入世界产业分工体系,使世界经济体系中出现了一大块新的价值洼地和产业利润,为在国内找不到出路的发达国家产业资本,找到了一条牟利的新出路,因此开始向发展中国家大规模转移。
此外,就是不要急于开放中国的资本市场和推人民币国际化,是防止避免新危机冲击到国内的重要堤坝。四、07危机后世界资本主义的新特征及其原因 在我看来,07危机后世界资本主义出现了四个新特征。
在实际中我们看到,美联储在07危机后把资产规模扩大了5倍,从不足9千亿美元猛增到4·5万亿美元。我们可以看到的是,自2012年以来,许多新的金融工具在中国金融体系内不断涌现,并获得迅猛发展,比如理财业务、同业存单等这些银行表外业务,都是几乎从无到有,形成了几万亿元到几十万亿元的规模。
发表评论
留言: